市場飽和是工地三輪車整體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:
工地三輪車行業發展至今,一直處于高速增長狀態,年增長率在10%以上。從2012年到2014年的三年間,增速達到了20%以上的驚人速度。然后就出現了小幅下滑。工地三輪車從單一的敞篷載貨到外形酷似汽車的有蓋、盒裝客車的發展過程,得益于三大因素:快遞行業對工地三輪車的大量需求;產品轉型的需求和產品延伸到載人的需求。目前電動三輪車市場估計在5000-6000萬輛,接近市場飽和。未來幾年,工地三輪車的年產銷量有望保持在950-1000萬輛的規模。
政策對電動三輪車制造業的限制:
2017年前后,工地三輪車的衰落與地方政府保護環境設施有關。政府非常重視烤漆環保設備的安裝,不達標的需要停產整改,導致大量電動三輪車的烤漆廠被迫停產一兩個月更換環保設備,導致整個電動三輪車產能空置。各城市對電動三輪車市場的整頓也是導致經銷商購買謹慎,消費者購買恐懼和害怕的因素之一。
漲價后,市場購買力減弱:
工地三輪車各零部件采購漲價導致整車價格大幅上漲,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消費者的購買。除了快遞,工地三輪車被底層消費者廣泛購買。有幾種消費場景:經濟條件較好的消費者購買有蓋載人公交車接送孩子上學;大量消費者購買工地三輪車是為了謀生。據調查,由于數年來大量低端制造業退出市場,許多人失去了工作和收入來源,使得這些需要工地三輪車的消費者因為沒有收入而買不起。
網站技術支持:至簡網絡